返回網站

主編專欄 / 亞洲日舞影展 精華整理:從《媽的多重宇宙》到《玩命關頭》發現商業鉅片與奧斯卡的致勝密碼?

2023年8月20日

撰文紀錄/徐佑德、Maple ; 圖片來源/亞洲日舞

台北亞洲日舞影展在18號到20號展開三天的影展放映、大師論壇,聚集了許多台灣與美國影人。除了邀請到日舞影展的總監金約坦妮(Kim Yutani)和資深選片人海蒂.茲維克(Heidi)來分享日舞精神;並邀請兩位新片將在日舞首映的導演分享執導心得外, 亞裔美國影人更成為本次台北日舞影展的關鍵字,包括都從日舞影展開始自己職業生涯的「兩個賈斯汀」,《玩命關頭》的台裔美籍導演林詣彬(Justin Lin)和韓裔美籍導演、Apple TV旗艦劇《柏青哥》的導演全知泰(Justin Chon)都參與此時論壇,來到現場與觀眾分享電影導演夢之路。

事實上國際上除了歐洲的坎城、威尼斯和柏林所謂的三大影展外,日舞影展對北美的影響力非常巨大,日舞影展一直在展現更獨立、更新銳的作品。如尚貝克就是一例,他以極小成本的《夜晚還年輕》在日舞影展嶄露頭角後,《歡迎光臨奇幻城堡》就入圍了坎城和奧斯卡。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樂動心旋律》就是在日舞首映、《樂來越愛你》導演達米恩·查澤雷(《進擊的鼓手》入選日舞)、《媽的多重宇宙》導演關家永(Daniel Kwan)與丹尼爾·舒奈特(Daniel Scheinert)首部長片《屍控奇幻旅程》在日舞受到注目,從日舞影展被挖掘受到注目之後,獲得發行商、票房跟獎項的肯定。

日舞在產業的重要性,一直是對接新銳創作者與更大的舞台,《007:生死交戰》的導演(Cary Joji Fukunaga)的首部作品《無名》(Sin Nombre)也是受到日舞青睞,接下來的《無境之獸》讓他入圍威尼斯,HBO的《無間警探》榮獲艾美獎,更以007電影站上主流商業舞台。 而克里斯多夫諾蘭曾以第二部長片《記憶拼圖》入圍日舞、林詣彬曾以首部個人長片《火爆麻吉》入選日舞影展,後續都接到了「蝙蝠俠」跟「玩命關頭」。日舞影展堪稱美國電影產業最重要的培育機構跟找到真正有才華創作者的平台。

 日舞影展資深選片人海蒂.茲維克(Heidi)認為這就是日舞最重要的精神,他們支持所有類型的好作品,不管是想往什麼方向、風格發展的導演,他們都願意給予他們第一個舞台、讓他們被看見。因此日舞影展亞洲城市合作,最重要的重頭戲也是短片競賽,他們從報名的超過250件的台灣短片作品,選出最終入圍的9部作品,除了在台北放映外,也將直送美國日舞影展本部,這些作品都有機會在明年的日舞影展跟全世界見面!

同時,台北日舞的主辦方也在期間舉辦了四場深入影視產業的不藏私論壇,除了林詣彬以外,分別請到跟世界最知名攝影師如羅傑.狄金斯(Roger Dekins)等人合作的調色科學家約阿希姆.澤爾(Joachim Zell)主講影像色彩風格;請到近年在好萊塢最知名活躍的台裔製片人製片人林暐(Dan Lin)來分享他如何可以製作出風格各異的作品如《牠》、《樂高玩電影》、《教宗的繼承》、《福爾摩斯》等;深入探討監製與導演之間關係、東西方合作差異的論壇,則由讓楊紫瓊成為奧斯卡首位華人影后的幕後推手、《媽的多重宇宙》監製托德.麥柯斯(Todd Makurath)搭配目前正在台北拍攝盧貝松監製新片《週末在台北》的台裔美籍導演黃喬治(George Huang)來互動分享。本篇文章將亞洲日舞影展中的大師論壇重點摘要整理,提供給業界與未能參加的讀者們。

 

色彩科學傳奇約阿希姆.澤爾:金獎攝影師的第二雙眼睛


 

約阿希姆.澤爾(Joachim Zell)本身的經歷十分傳奇,大學期間遇到東西柏林圍牆倒下,來到好萊塢之際正值膠卷轉型數位化,他認為早年長期在德國電視台任職的經驗,才讓他能夠掌握色彩在不同機器、格式、鏡頭、轉檔間的變化。

他以精妙的譬喻來說明他作為調光科學家和一般調光師的差異:「如果說攝影師和調光師是畫家,他們需要顏料和帆布來作畫,我就是那個確保他們在作畫的時候,帆布的顏色和顏料顏色總是一模一樣的人。」有了調光科學家,創作者(尤其是攝影師)才能安心地創作,確保自己的作品最後跟自己的經驗與想像一致。

奧斯卡最佳攝影師羅傑.狄金斯(Roger Dekins)和他密切合作,共同面對攝影數位化後產生的各種色彩科學問題,他也坦言如今特效視覺大片其實都需要外包給不同的特效廠商,每家廠商可能用不同軟體、不同幀數來製作素材,都可能因此產生色彩的誤差,他的專業就是如何把這些東西全面校正回來!

 

創作者在亂世中的穩定力量:林暐(Dan Lin)的多重宇宙

林暐(Dan Lin)2019就曾來到金馬大師論壇不藏私地分享他作為製片人的各種心法,這次他也談起當年本來不被看好的《樂高玩電影》如何成為爆款,他先是直接說明《樂高玩電影》的劇本非常難寫,因為並沒有故事原型可以改編,此時他看到一部精彩的電影也是從10頁的繪本改編,他就邀請了編劇來處理,但第一個故事版本是男主角的媽媽被綁架、整部電影就是他如何救出媽媽的故事,給觀眾測試後反映奇差,大家都覺得男主角根本媽寶,於是團隊再度針對劇本、角色重翻,最後才誕生了《樂高玩電影》。

林暐強調,一個製片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作品核心與樣貌,然後找到適合的導演與編劇合作,接下來就是創造一個讓創作者盡可能舒服盡興的環境,所以他可以做出黑暗恐怖的《牠》,也可以做出歡樂熱血的《樂高玩電影》,他甚至也可以做出辯證人生哲理的《教宗的繼承》。

 

與鯊共遊?!製片與導演編劇之間的複雜關係:托德.麥柯斯與黃喬治的好萊塢內幕消息

 

 

《媽的多重宇宙》監製(註)托德.麥柯斯(Todd Makurath)強調對現在的製片人來說,國際串流市場的崛起帶來很大的改變和機會,作品能夠同時面對全世界的觀眾,也會改變募資和操作的思維。而目前正在台北拍攝盧貝松監製新片《週末在台北》的台裔美籍《驚爆好萊塢內幕》(Swimming with Sharks導演黃喬治(George Huang)則分享自己在身為導演跟編劇不同的處境。

主持人陳郁佳詢問托德作為電影監製(Exeutive Producer),如何為《媽的多重宇宙》這樣一部特別的作品找到募資,托德則直言其實導演組合、兩個丹尼爾(Daniels)之前的《屍控奇幻旅程》就已經廣受業界矚目,很多人都想投資導演的下一部片,所以募資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事實上點子一樣瘋狂的《屍控奇幻旅程》是先拍成短片,然後丹尼爾組合將短片帶進了日舞導演實驗室(Director’s Lab),成功拍成長片,他們的創意和大膽顯然成功說服了美國影業,是《媽的多重宇宙》能水到渠成的關鍵。

而目前正在台北拍攝盧貝松監製新片《週末在台北》的台裔美籍導演黃喬治(George Huang)則分享其實他是很願意回來台灣拍攝的,甚至表示如果預算彈性更大且有一樣的效果「為何不?」

但這些在國際合製劇組確實遇到文化語言隔閡,尤其劇組同時有法國、美國、台灣人,三種語言、三地也有不同的拍片習慣,處處需要更仔細的溝通。像是拍攝動作片需要的槍械,或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直升機這些他們原本都沒想到在台灣會如此困難,即使是道具槍枝也要先申請複雜的流程許可。

 

從日舞影展一路到商業名導的勵志故事:林詣彬的爐邊對談

 

 

林詣彬則是先感性地分享自己在追逐導演夢的過程,雖然他有一對台裔父母,開著小吃店,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卻一直支持自己勇敢追求夢想,他認為非典型亞裔父母樂於冒險的精神是他成功背後最重要的支柱。他也強調,大家都會認為要有錢才能夠拍片,但是獨立電影真正重要的 貨幣就是你的熱情!當你相信你的劇本,也有夥伴一起相信你的劇本,大家願意一起不計一切來一起做,這個劇本就會變成一個神奇之旅。

而在成功對接好萊塢過程的關鍵作品《玩命關頭:東京甩尾》過程中,他強調雖然片廠有很大的回本壓力,但他們其實並非要導演照他們的意思拍,導演需要很清楚自己要講什麼樣的故事,當時《玩命關頭:東京甩尾》找到他的時候,就是問他想要怎麼拍這部電影,他也坦言劇本本來有些地方他不能認同,最終在尊重他創意的狀況下完成《玩命關頭:東京甩尾》,林詣彬認為找到有這樣態度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

而讓林詣彬嶄露頭角的關鍵,就是他的個人第一部長片《火爆麻吉》在日舞影展入圍競賽,而且講的是專屬亞裔美國人的故事,講他們在模範生外表下的叛逆內心,林詣彬的獨立精神和他從亞裔視角講述的美國故事,都和此次台北日舞影展試圖搭起美國獨立製片精神與台灣影人橋樑的任務十分契合,相信此次的互動與論壇的分享,都種下孕育未來的種子。



後記:Mapless Vision 特別專訪到約阿希姆.澤爾(Joachim Zell)跟日舞影展資深選片人海蒂.茲維克(Heidi),關於更多細節與消息,請靜候我們的深度專訪喔。

備註: 英文的Exeutive Producer過去常被直譯為執行製作,但實際上Exeutive Producer在影視作品中的角色更接近中文常講的監製,在製片人之上,以整體思考來為電影完成市場定位、募資發行的工作,介入創意的程度則因人而異,「執行」兩字可能造成誤解,因此統一翻成監製。